塞外红又名锦绣海棠、鸡心果,是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出的小苹果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呈阔圆锥形,似鸡心,果皮底色淡黄,近成熟时全果面着鲜红色,成熟时着色变深红,果肉细腻、紧脆、酸甜适口,有浓郁的香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21.5%,可溶性糖含量13.6%~16.5%,可滴定酸含量0.735%~0.900%,维生素C含量140.0~180.5mg/kg,是一种高糖、高酸、高维生素C、品质优良的中国特色小苹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塞外红苹果成熟时正值高温季节,采后自然条件下存放8d左右果实就发绵变软,失去食用价值,低温下也仅能贮藏30~45d,贮藏和货架期较短。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苹果贮藏保鲜课题组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研究和实地调研,发现塞外红苹果贮藏期间极易出现果皮开裂和果肉沙化发绵、组织褐变、果实失水、风味下降等品质劣变问题,给果农或贮户造成一定的损失,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着重阐述适于东北地区塞外红苹果采后品质维持和延长贮藏或货架期的保鲜关键技术,以期为东北特色小苹果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与借鉴。
适时无伤采收
采收早,果实成熟度低,果皮色泽达不到应有的颜色(图4,8月27日采收),而且风味欠佳;采收晚,虽然颜色深红(图4,9月17日采收)、品质和风味好、香气浓,但贮藏能力差,贮藏期果皮开裂,果肉发绵,货架期短。因此适期采收(适宜成熟度)对贮藏苹果至关重要。塞外红苹果采收期或采收成熟度可以根据贮藏期长短或市场需要来决定。45d以内短期贮藏或鲜销的苹果可以完熟时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8.5%以上,建议通辽市或气候相似地区9月10—15日采收,可适当推迟1~2d,不宜太晚。贮藏45~120d的塞外红苹果,建议通辽市或气候相似地区9月5—10日采收为宜,可适当提早或推后1~2d,采收时具备条件:果实生长发育期125d左右,果皮颜色红色或深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18.5%。贮藏果应遵循晚采先销(晚采短贮)、早采晚销(早采长贮)的原则。由于塞外红苹果果皮薄,易受损伤,因此,采收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碰、压、刺、擦、砸等人为伤害,减少倒筐(箱)、换装次数,以减少贮藏期果实腐烂变质与果皮褐变。
预冷
预冷是影响塞外红苹果贮藏保鲜的关键一环。建议果实采收后尽快预冷。研究表明,贮藏期越长,延迟预冷(或不预冷)造成的影响也越大。
贮藏温湿度
塞外红苹果贮藏温度不宜太低,否则贮藏期果皮易褐变(图7);空气相对湿度不宜太高,高于90%对果实贮藏后期的影响很大。
塞外红苹果MAP+1-MCP保鲜技术
包装薄膜的透气性直接影响袋内二氧化碳水平,要注意管理,防止袋内二氧化碳积累过多造成伤害。保鲜剂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严重的伤害,要在专人指导下使用。对于塞外红苹果来说,选择适宜的薄膜包装和保鲜剂尤其重要。研究表明,1-MCP(1-甲基环丙烯)结合MAP处理技术,可维持贮藏塞外红苹果果实硬度,抑制果皮开裂,延缓果肉沙化发绵,延长冷藏期和货架期(贮藏期延长到120d,货架期7d),保鲜效果较好。
注意事项
用于贮藏的苹果不宜在烈日暴晒下采收。避免雨天、雾天采收,如遇降雨应推迟采收。不同年份果实的采收期要根据当年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残次果不建议贮藏,贮藏果必须符合贮藏质量要求和采收标准。成熟度高的果实要比成熟度低的果实衰老快,因而预冷也要快。建议塞外红苹果贮藏期不要超过130d。